双相情感( 心境)障碍

点击:次 更新日期:2009年05月29日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兼有躁狂、轻躁狂和抑郁发作的情感障碍。由于临床上单纯的躁狂症极为少见,故躁狂发作应视为“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通常在15 24岁发病,由于患者在轻躁狂发作时情感高涨,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不会主动就医;而到了抑郁发作就诊时又容易忽略之前的躁狂症状,因此这部分患者常被漏诊或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症状是情绪的巨大波动,即从情绪高涨或易激惹转为悲观绝望,然后再度循环,中间常伴随一段时间的正常情绪。行为也伴随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巨大改变。情绪高涨时称为躁狂发作,情绪低落时称为抑郁发作。

    躁狂发作时主要表现为:

    心境高涨病人常表现兴高采烈,喜形于色的神态,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病人常自称是“乐天派”。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易激惹,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

    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接踵而至,说话声大量多,滔滔不绝。因注意力分散,话题常随境转移,可出现观念飘忽。病人常有“脑子开了窍”、“舌头跟思想赛跑”的体验。

    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能,可出现夸大观念。

    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病人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主动与人亲近,与不相识的人也一见如故。凡事缺乏深思熟虑,兴致所致狂购乱买,每月工资几天一扫而光。

    病人精力显得异常旺盛,睡眠需求减少。

    双相情感障碍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6%。双相情感障碍通常在15-24岁发病,但由于患者在轻躁狂发作时情感高涨,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 不会主动就医;而到了抑郁发作就诊时又容易忽略之前的躁狂症状,因此这部分患者常被漏诊或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需长期治疗

    躁狂症主要表现为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具体体现为: 1.心境高涨:病人常表现兴高采烈,喜形于色的神态,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病人常自称是“乐天派”;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易激惹,有时会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2.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接踵而至,说话声大量多,滔滔不绝。因注意力分散,话题常随境转移,可出现观念飘忽。病人常有“脑子开了窍”、“舌头跟思想赛跑”的体验。3.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能,可出现夸大观念。4.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病人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主动与人亲近,与不相识的人也一见如故。5.患“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人精力往往显得异常旺盛,睡眠需求减少。

    大部分“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即使是最严重的形式,经过恰当的治疗也能从情绪的波动和其他相关症状中恢复到情感的持续稳定。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周期性复发性疾病,因此,专家们建议采取长期的预防性治疗。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是应对“双相情感障碍”长期治疗中可选的最佳方案。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要同步

    尽管在一些患者身上,躁狂和抑郁可以反复发作,但意识到“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需要长期治愈的疾病很重要。即使是在正常的阶段,继续维持治疗将有助于病情控制,减少复发,防止恶化。

    被人们称为“心境稳定剂”的药物常常有助于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情。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心境稳定剂可供选择,如德巴金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缓释制剂在1995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双相障碍”。通常,“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要继续使用心境稳定剂进行一段时间(若干年)的维持治疗。如有必要,也会加用其他药物,通常是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短期用药,以迅速控制躁狂或抑郁症状。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主要还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而心境稳定剂是国际公认的一线治疗药物。临床上,“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该长期服用心境稳定剂,不管是躁狂和抑郁发作阶段,还是缓解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治疗可提高病人对自己疾病的认识,了解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加强医患之间的合作,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

    对于大多数病例,持续治疗比时断时续的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发作。但是,即使治疗并未中断,仍有可能出现情绪变化,这时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医生通过调整治疗计划,有望避免病情出现全面的复发。密切配合医生的工作,就治疗有关的问题和方案与医生公开交流,可使治疗更加有效。此外,每天记下患者的情绪状态、症状、治疗情况、睡眠以及生活事件,有助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及其家人更好的了解这种疾病,也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让治疗更有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贪食行为:双相障碍临床表现的分水岭
常见疾病